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档案·资讯 > 正文

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柳传志------民营企业系列评

2021-11-27 20:31 来源: 未知 点击:

​近日,中国业教父、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受到网络上一些人的恶意围攻。那些围攻者的论据不攻自破,但是他们的论点却值得全社会的严重关注:他们如此围攻以柳传志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究竟要把中国的舆论场和整个社会引向何方?!笔者的观点是:柳传志根本不是他们说的“汉奸”“卖国贼”和偷窃国资的“硕鼠”反之,柳传志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确定的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改革先锋。在中国柳传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试想,中国如果有数万个柳传志会怎样?

改革开放之初需要柳传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以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柳传志。

一、柳传志是伟大的创业教父,他的成功对国资、对民企和整个中国社会的贡献都是巨大的。

关于柳传志的创业经历,大型书系《中国企业家档案》(下称《档案》,主编晋珀)中多次和详细的记录。在《档案(1978-2008)》中《012.柳传志:中国 IT 业的“教父”》稿件(下图)中写道:

柳传志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俗话说,四十不惑。可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创业之前,柳传志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那是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段年华。期间,“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到最后,19%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遗。”

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紧迫感,是柳传志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加!柳传志创业的时候,中关村街上已经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有的办公司,有的给人打工。光验收机器一项,一天收人就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30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工作冲击很大。

对此,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

曾茂朝觉得柳传志是最佳人选。

于是,1984年。柳传志与其他10名计算所员工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事业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截至2019年11月1日联想成立35周年时,联想年收入超3500亿元人民币。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联想集团排名第16位。2020年,联想集团总资产379亿美元,约合3000多亿元人民币。

如此,联想集团早已成为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世界名牌,成为中华民族创业的骄傲。

如此,柳传志便是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民族英雄!党和国家也给予其崇高荣誉:2018年10月,柳传志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8年12月,柳传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现在,那些大V们攻击他的一大“罪证”是: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和蛀虫和硕鼠。理由是,最初的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是中科院100%“控股”,是地地道道的国有企业。而如今,中科院股份只占到9.7%从而导致大量国资流失。

这些人才是历史虚无者,真正的鼠目寸光!要知道,中科院当时的100%只值20万元。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国营企业“大锅饭”的经营体制,经营不善举步维艰者比比皆是,倒闭解散的也非常之多。近40年过来,现在联想集团中国有资产是多少?粗略算一下,3000亿元x9.7%=291亿元,是当初20万元的145500倍!

当然也有人会说,如果这3000多亿元还是中科院100%控股岂不更好?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公司是需要经营的,其中股份制就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如果没有柳传志等人与时俱进甚至敢为天下先地科学经营,企业能有这样的发展么?中科院当年也是成立了“一大片公司”,发展成今天联想的有几个?

也有人以现在柳传志数千万甚至几亿元的退休待遇说事。说实话,确实不少,笔者也同样“羡慕忌妒恨”。但又想想,那是与人家的贡献成比例的。有本事,你也创造个联想,也享受这样优渥的待遇呀!

崔永元曾评价这位大V“语言暴力倾向”,今天他在网络上的表演有“网络大字报”之称。这些都是“文革”的遗毒!跟着他的“粉丝”们,要么是不知创业艰难的年轻人;要么是想不劳而获,或一夜暴富,甚至靠“打土豪分田地”而“共同富裕”的人。

二、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历史,不能总是“翻旧账”地“折腾”,不要撕裂社会互相攻讦。社会要往前发展,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是值得骄傲的。但也毋庸讳言,我们的发展有太多波折太多代价,“性价比”太小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太能“折腾”了。

如今,我们必须摒弃“文革”思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看待问题。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关于“傻子瓜子”的态度可以给今天网络上关于柳传志的评论作以参照。(见《百年档案(1912-2012)》P198,下图)年广久改革开放初期傻子瓜子的品牌

创始人,1976年的时候,他就赚了100万元。后来他又雇佣了100多人,被誉为“中国第一商贩”引发关注。按马克思的《资本论》,雇佣8人为剥削;按当时的法律,雇工20人以上就是犯法有人主张“动”年广久,事实上他也因此被当地以“流氓罪”等罪名判了多年刑,此事引起了邓小平、万里等中央高层关注。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两次提到年广久,他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邓小平文选》第91页和第371页

如今有些人对柳传志等人磨刀霍霍,似乎就是要推翻中央之前对他的结论和评价,居心叵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之前的多个文件中都曾提到了“不折腾”的要求。“在建党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的“伟大目标”。只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顺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无论如何,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和建党100周年的业绩是无比巨大的,我们不能再“折腾”了,也折腾不起了。

如果此次“动”了柳传志,就好比当年“动”了年广久,就是对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和整个改革开放的全盘否定,就是地地道道的折腾和瞎折腾,是历史的倒退。

三、民营企业要理直气壮、挺直腰杆地活下去。

以柳传志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既有传统文化中仇富的因素也有民营企业本身软弱的原因。具体到柳传志而言今天遇到这样的局面与他的一向的认怂和“犬儒”般的软弱不无关系。这一状况早在2013年6月他与企业家王瑛的“正和岛争”中就已经体现出来。(《档案(2013-2016P393《柳传志:在商言商,不谈政治,下图

2013年6月初,柳传志与十余家公司座谈讨论“抱团跨境投资”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

其实,类似的话柳传志不止说过此一次。2012年他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就表示过:中国企业家是很软弱的阶层,不太可能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面对政府部门的不当行为,企业家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与政府抗衡,只能尽量少受损失。我们只想把企业做好,能够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2013年5月,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柳传志又进一步阐述,“我只能服从环境,我从来没有想过说坚决要给环境动个手术什么的,我没有这雄心壮志。大的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我是一个改革派,之所以到今天还算成功的话,因为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改革不了赶快脱险。”

柳传志的言论当时在企业家社交网站“正和岛”引起极大反响。赞同者有之,其中包括现已身陷囹圄的著名企业家孙大午。孙大午说:搞企业,学柳传志先生,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离政治远一点。一旦碰了政治稳定的高压线,某些特权是可以先抓人后找罪名的,官贵民贱,在有些人那里厉害着呢。反对者亦有之,一个曾经是“四五运动”中反对“四人帮”的英雄叫王瑛的女企业家,看到柳传志此番议论后,义愤填膺,她说:“我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也不相信中国企业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在她看来,就当下的政商关系而言,柳传志可以不说话,但不应该“以其影响力说这种话”。王瑛激动地发问:“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政治表达而被处罚的企业家有几个?因为和权力勾结而获罪的企业家又有多少?为什么大家对前者噤若寒蝉,但对后者前仆后继?”她说:“我们希望国家好……绝不仅仅是独善其身、畏忌自保,也要有一副肩膀、一份担当。”对此,另一位岛民、《全球商业经典》杂志执行出品人王涌给出了认同的回复:“到今天,骨子里还是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面对社会的热议,柳传志多次做出回应,他说,“有的人说我犬儒,那就犬儒吧……”“作为企业家我比较软弱但不动摇,所以我认怂。”

柳传志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他还有许多政治身份: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九-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八、九届全国工商联主席。客观地说,他既然是党和人民及至企业家的代表,完全可以而且有责任为企业家发言,为企业家谋利。至少在目前营商环境下,像柳传志这样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家是有许多“硬气”的机会的,可惜却“疲软”了。据说在此次的危机中,联想已经开会与司马南“约谈”,会晤目的有四项:1.释放联想善意,消除事实误会,加深双方了解。2.探讨民族企业发展路径。3.商议未来联想在支持爱国者学者研究,支持爱国团体访学,支持红色旅游方面可尽之力。4.根据此次会晤内容,商讨择机邀请杨元庆与司马南先生会面事宜。

“马”弹琴!

今天的网络“大字报”的制造者,正是看准了柳传志等人的“认怂”和“犬儒”的软弱态度。但“疲软”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夹缝中。民营企业要学习小草,要挺直腰杆活下去,而且必须挺直腰杆才能活下去。

民营企业要挺直腰杆活下去,首先要增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自豪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亲、清”态度,不卑不亢地与社会各种要素和平相处。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纵论新型政商关系:新型政商关系就是“亲”“清”。习近平说,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民营企业家腰杆硬了,市场才会是公平的,与各方的合作才会是平等的共赢的和顺利的,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及至共同富裕和全国现代化建设才会是有希望的。

四、要创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汉奸”“卖国贼”之类的带有特定历史色彩和严重“左”倾甚至污辱人格的词语要严禁在互联网平台上流行。从法律角度,这些如此严重的罪行是需要法院宣判的,否则就是非法和诽谤。

叛徒、内奸,汉奸、卖国贼等等字眼,今天大行其道。要知道,这些词语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色彩的,甚至根本就是“左”倾化的,有的时候简直就是对人格的污辱。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遗毒,毒害了中国数十年数千万人;长此以往,遗害无穷!

我们需要舆论批评和监督,但那是要在平和、民主、科学、理智的气氛之下的,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以道德为前提,以法律为准绳的。动不动就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说到底,还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遗毒,遗害无穷!

舆论界应该规范这些词语的用法,不能滥用。

即使一些人有犯罪行为,舆论界也要在平和、民主、科学、理智地讨论和评论。但罪行要靠法院来判决。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上述大帽子,那是“重罪”,是要死人的,要死很多人的!

总之,在中国,柳传志不是多了,是少了。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柳传志。

 

高质量信息为你产生高价值。关注“企业家档案”公众号,获取更多企业家资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