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系列评论之二
市场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改革的方向问题,时常出现徘徊和摇摆。不过,现在已经很明确了,即市场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
一、市场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方向。
人类的经济生活是一个非常自然和天然的过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人们从事生活的同时,因为消费内容的多样性,必然要进行交换。交换的场所,那就是市场。久而久之,围绕市场产生了一系列的规则、法律和文化等等,从而使市场、市场化社会成为人类文化和现实的重要部分。
市场可以说是与人类文明有生俱来的。人类文明之前的交换,与动物类似,那就是掠夺,就是自然界中的强取豪夺、弱肉强食。
我国的市场诞生于遥远的商朝,这是我国进入奴隶制文明后的第二个朝代。商朝之前的夏朝,可以说还留有许多动物的痕迹,而商朝就进化多了。商朝留给后世最大的遗产,一是文字,它的甲骨文成了记载人类文明最早的工具,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一大体现;其二就是市场。据说,商朝被周朝灭亡时,商人的后裔没有可耕种的土地,甚至没有立锥之地,无法进行生产;便到处“流浪”,只能从事交换活动。他们从事的活动便是后来的商业,他们从事交换活动的场所就是后来的商场即市场,他们后来也被统称为商人。
在我国传统生活和文化中,尽管对商人、商场(市场)和商业一直是处于打压的态度,但他们就像是石缝中的小草,虽然生存艰难,但始终没有消失过。而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对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多,他们时常一鸣惊人、石破天惊,不时留下惊鸿一瞥。战国时期的范蠡,出者为相,入则经商。他利用“待乏”原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夏则资皮,冬则资絺”,竟然富可敌国,被誉为商父。战末秦初的吕不韦,先为赵国木材巨商,后视秦质异人“奇货可居”,最后竟然借秦王嬴政“假父(仲父)”之名成为相国,为嬴政最后统一天下成为始皇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留下《吕览》(《吕氏春秋》),成为不朽之作。他的“谥号”除了商人之外,还有政治家和思想家。之后在大一统的漫长年代时,在重大历史进程或转折关头,经常能看到商人的影子和重大作用。秦时巴国寡妇清,巨商,“素封”,与文武大臣位列朝廷,与秦始皇“分庭抗礼”;元末明初时昆山大商人沈万三,大力赞助明太祖朱元璋,“助筑都城(南京)三分之一”。至今他的故乡周庄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清末时官商和民商(士商)同台竞技,著名的状元商人张謇,“舍身喂虎”下海经商,完全运用商业规则,不仅富甲一方,而且“兼济天下”:将家乡南通打造成“中国大地上的天堂”“中国最进步的城市”“理想的文化城市”;他还积极参与政治,策划实施“东南互保”,促成清廷立宪运动,为末代皇帝溥仪起草诏书“逼”其退位。他还看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火光,一度任中华民国的实业总长;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直就是站在商人尤其是南洋等国外华商的“钱袋”上。企业家张静江甘当“现代吕不韦”和“赞助革命第一人”,被孙中山誉为“民国功臣”和“革命圣人”。而海外华侨更是革命组织的中坚力量。每次革命起义,经费大多数都来自于世界各国的侨胞。据不完全统计,从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创建,到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华侨捐款达1000万港元之巨。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是倾家荡产,包括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正因为如此,孙中山称“华侨乃革命之母”。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其中商人(企业家)就是重要的统战对象,也有他们的巨大贡献。沈鸿、陈嘉庚、李烛尘、胡厥文、古耕虞、陈子昂、李康年、卢作孚、王光英、乐松生、董竹君、荣毅仁、霍英东等等等,功不可没。
所以说,商场(市场)、商业和商人(企业家),无论国外社会发展和中国的历代革命中,他们是正能量的,是富有牺牲和贡献的。他们本身就代表了人类的发展基本方向。只是,后代的人们,太没良心,经常吃穿他们还骂着他们,犹如不肖子孙一般。
二、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市场对计划的革命。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实行的是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在其上的上层建筑也是高度集权。其最终的结果是酿成了“文革”的劫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才倡导改革开放,勇敢地拿起市场的武器,在经济领域大胆地对计划进行革命。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有太多的论述。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在社会对“计划”和“市场”的争论中,退休后的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阐述他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1990年12月,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1991年,他在视察上海时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一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问题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才有了一个结论。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换个角度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是民企与国企的关系。这组关系,或者说国企与民企、全民所有制与民企的关系,在党的多次代表大会中已经不断体现和进步。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专门就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发表了讲话,阐明了党和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今天开这个会,目的是集思广益、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保持和增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今年10月20日,习近平专门就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的是,在计划与市场、国企与民企有关系中,我们有不少的同志,甚至一些领导同志,却在不断在“翻烧饼”。
三、市场不是万能的,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
像所有的社会治理公具一样,市场不是万能的,它有太多“鞭长莫及”“爱莫能助”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现在社会条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地球成了一个“村”;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更要充分运用市场这个工具,更要与反市场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优先主义等做坚决的斗争。
2001年,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运用市场规则,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使我国发展成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们建设“一带一路”,不仅要“串连”和“网罗”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样包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他们打交道,基本的工具就是市场,就是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各种市场规则。只有市场才是普世的,只有市场才是有前途的。
我国企业中,利用市场最高超的就是华为公司,他们真正做到了充分利用市场,立足国内做天下生意。但是,他们如此坦荡的市场行为,也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优先主义等规则的影响。近日发生的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非法拘禁一事就是给我们的一大警醒。他们针对的不是华为一家公司,针对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企业家;他们针对的是世界的市场规则,针对的是我们的“一带一路”宏图大略,针对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坦率地说,我们现在在运用市场方面仍然是有欠缺的。往往在市场“力不从心”的时候,我们就想起了计划和政策的“力量”------觉得所谓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于是,便有了2008年的4万亿元的仓促投资,便有了“大众”“万众”运动式的“创新”“创业”行为。这些都造成了极严重的经济后遗症和极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生产力的倒退。更严重的是,它造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不公平发展,“国进民退”、“第二次公私合营”、“民营经济离场论”无不是这种政策的一个缩影。
总之,市场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说是“顺之则昌,逆之者亡”。尽量地减少对市场的影响,尽量地提供对市场的便利,尽量地完善市场的规则(必须是公正公平的“良”则),这便是最好的政府和政策行为,便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全文完)
作者简介:常建功,字克勤,笔名晋珀,号企业家太史令,著名财经作家和企业史专家。“为企业家立事,为企业家立言,为企业家立传”是其终生追求。20年如一日,坚持采写、报道和歌颂企业家创业事迹和精神,主持《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日报》“新时代优秀企业家巡礼”专栏,编撰出版大型系列丛书《中国企业家档案》,组织中国企业家健康发展系列高峰论坛,其近期职业梦想是撰写《中国企业家抗战史》和拍摄企业家抗战大型影视剧《基柱》,欢迎合作!联系电话、微信:13701270242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