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论坛·视频 > 专家观点 > 正文

【晋珀观点】企业家的“重量”

2017-04-17 16:48 来源: 未知 点击:

                      

                                一                                                                  

这里的“重量”,指的是企业家受尊重的程度,包括自重与被尊重。人,首先是要自重,其次才是被尊重,二者基本上是成正比例的。那些仅仅是以为挣钱越多越受尊重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至于既没挣钱也不自重反而想受尊重的人,只能陷入一种信用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危机之中,最后被彻底逐出市场。

                                       二

中国的企业家(商人),历来有非常自重的优良传统。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们对儒家学说非常推崇,并积极吸收和身体力行,产生了一大批“大儒”型企业家(商人)。他们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富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坑蒙拐骗的旁门左道嗤之以鼻;他们讲究诚信为本,要为社会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不蒙骗消费者,同样也不蒙骗合作者;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财的关系,以人为本,财聚人散,财散人聚,逐于时而不责于人;他们忠国爱民,每当大敌当前或大难临头之时,他们都能倾囊而出输财报国。 

                                                              

商圣范蠡誓死忠于越国,得胜之后却弃官而去,既抱得西施美人归,又能经商致富。何也?除了他的“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待乏”等正确的商务理论外,主要的就是他能三散其财,凝聚人心,最终富可敌国,后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民商之父张謇,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民族危难之际,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于是,弃官从商,舍身饲虎,状元下海。张謇下海,目的不是挣钱而是要报国,要实现自己一介儒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他主张“营志重于营利”,“天地之大德曰生,一切的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大多数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是儒者应尽的本分。”他在家乡南通创办“新新世界”,使之成为当时中国的“天堂”;即使如上海滩“流氓商人”的虞洽卿,在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时,也大声喊出“我更是一个中国人!”他不与日寇合作不当伪市长,而是组织各种组织,支援中国军队抗战,维持社会秩序,资助难民,铲除汉奸。他沉船长江,阻止日军进犯重庆。他在香港利用“流氓”手法,暗杀汉奸;后来他到重庆,去世前还将大量黄金捐献国家,蒋介石赠以“输财报国”的匾额。

当今的企业家,也有大量自重人士。曾记否,1998年夏天,珠江、长江、松花江泛滥的那次全国性的抗洪救灾,全国各地举办了大量的募捐活动,有多少企业家们举着20万元、5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等牌子,踊跃捐款,甚至有的企业家派老婆携带百万元现金到中央电视台进行捐款……

                                        三

但曾几何时,企业家们“低调”了,甚至“沉寂”了。相反却响起了各种原罪、政商关系的腐蚀剂、为富不仁的劣坤、假冒伪劣的制造者、坑蒙拐骗的作俑者等等各种声音,甚至有太多的企业家被法院冠之以“老赖”的恶名,而没有一个企业家、一家企业家组织敢站出来为自己正名。

“互联网+”本来是现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最便捷的技术工具,本来应该促进商业尤其是品牌和名牌产品及企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但事实却是,里面裹挟了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这些产品自然也都是企业家生产的。这样,企业和社会辛辛苦苦培育的名优产品和品牌消失了。更严重的恶果是,“挣钱不问出处”,整个社会,从企业(家)到消费者,诚信体系损失殆尽,整个社会进入全民“缺德”时代!

这些都是企业家不自重的表现和结果。更恶劣更典型的结果是,当各行业都在评选“最美医生”、“最美老师”等等的时候,没有出现“最美企业家”的评比热潮,反而有许多的企业家被法院和整个社会赋予“老赖”的称呼而无心和无力反击!

商业活动应该严格按合同行事的。凡是已经成立的合同,都应该在企业的财务部门有备份,各种财务往来自然便水到渠成。可问题是,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商业环境,各种财务拖欠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确实有一些企业家们不自重,有钱不给(还),而且每次被索要时都有各种理由搪塞,许多的时候是自食其言、出尔反尔,甚至对法院的判决也不当回事----这便真是“老赖”了。法律意义上的“老赖”正是说这这种人,即民商领域的债务人,其拥有到期偿还的能力,但就是不还。

                                               四

当然,话说回来了,欠钱是一回事,被称为“老赖”确实太难听了,是不能接受的----对于“老赖”,法院不仅限制其各种高消费,而且还在各种媒体予以曝光,实在是“丢人”之极,甚至都有人格受辱之嫌。好比平时做了一件什么小错事,被人骂作“不要脸”一样,事情归事情,但这种骂名简直就是一种蔑视和污辱。被骂作“不要脸”的人往往会奋起反击的,但被骂为“老赖”的企业家们,却选择了沉默。不论是欠钱的企业家自己,还是那些“有头有脸”的著名企业家,甚或像工商联、协会、联盟这样的企业家组织,竟然没有人出来“反驳”一下,让法院换个比较正式、文雅的说法。企业家们心安理得地被如此称呼,显然了一些人的无耻。同时,社会大众这样给他们如此雅称,实在是对他们的不公

                                                          
看看文中的三个插图吧,都是各类媒体上公开用过的。企业家们,你能想到什么?这就是自重与被尊重的关系,就是企业家的“重量”。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