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档案·资讯 > 正文

[焦点评论]中美经贸摩擦、港台问题及其它

2019-08-30 10:29 来源: 未知 点击:


在现代世界关系史上,中美两国真的是“难兄难弟”,是矛盾的统一体。
一方面,共处于一个地球上,谁也不能把谁“开除出球籍”去。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互补性极强;另一方面,又是两个政治观念、传统价值、意识形态、政体国体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国家,谁都看谁不顺眼,都觉得对方“亡我之心不死”。可恰恰又是一个“垂而不死”,一个“旭日东升”……于是乎,双方的关系微妙而复杂,体现在各种领域,此起彼伏,不得消停。
自1972年中美关系好转尤其是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几乎伴随着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坦率地说,通过对外开放和加入WTO,学习和借助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更由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自2017年初川普政府上台后,美国风向大变,出尔反尔,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不仅如此,还公开在香港和台湾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使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大变数。

这个变数的本质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双方资本在极力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其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双方要这一过程中的博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而且是古代文明历史从未中断的国家。只是近代以来,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我们才落后了。经过包括40年改革开放的70年的艰苦探索与奋斗,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我们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所以,我们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过!

我们也认识到了市场和资本的重要性,资本的扩张也得以充分体现。但是,我们不像资本主义国家,“要大炮不要黄油”,靠战争的手段占领市场。我们反对“强国必霸”,我们要和平发展。于是,我们提出“大国担当”,提出“一带一路”,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良方和中国力量。

但这显然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所愿意看到的。美国一向以世界领袖和世界警察自居,难以容忍一个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几乎与它完全不同的国家与它分庭抗礼。于是,它便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予以遏制。贸易摩擦如此,香港和台湾以及其它问题同样如此。

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一年多了。几次元首会晤和共识,几次双方团队谈判与达成协议,最后都是因为“满嘴跑火车”的美国总统川普的出尔反尔而愈演愈烈。尽管我们的媒体连篇累牍“一片喊打声”,尽管我们说“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但毕竟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斗则两伤”,怎么能会人家一方承担呢?我们进口美方的一方面是高科技产品,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前者我们极其需要,尽管我们现在的科技创新呼声很高投入很大,“无人机”“中国智制”“智慧型社会”等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绝大多数是“仿制”,是别人的延伸。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讲,我们的原创力和高科技能力及效率还远远不足,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探索自然、科技研发的意识和能力还远没有蔚然成风;后者从经济成本核算来讲,我们的需求也同样“极其”。比如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无论从产量还是成本方面,都比中国有优势得多。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一旦受限,中国的油类产业、饲料产业必然大受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便觉得“沉重”了起来。近期猪肉和鸡蛋的涨价便是如此。

而美国进口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只是老百姓的日用品,他们很容易从别的市场找到替代者。这也正是美国对我们的加税商品额度动辄300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而我们对他们仅仅是750亿美元的原因。

香港问题有美国的影子,台湾问题美国更是明目张胆。这两个问题已经从经济层面完全反映到政治层面、意识形态层面甚至军事斗争层面。经贸摩擦我们可能能防止“进一步升级”,可能有所控制。但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一旦白热化,至少是阶段性的“鱼死网破”和“你死我活”。这是涉及到中华民族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底线”斗争。

其实,军事的政治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抗美援朝就是其中典型案例。那完全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是“被动”应对的。我们确实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战场远不止在朝鲜。围绕这一战争,我们全国的总动员,外交的“一边倒”,整个国际环境长达数十年的被封闭,其牺牲和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同样的,香港尤其是台湾问题,“战场”无非仅此一域。前线战事紧,后方支前忙,其牺牲和代价要有充分的准备。

经贸摩擦、香港和台湾问题,或许是中美全面对决的开始。无论是战略上的考量、战术上的安排以及战机上的把握,我们都要严阵以待,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打无把握之仗!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