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觉得,应该思考的问题很多,第一个和首先的问题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笔者的答案是:民主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特征。
一、国有难,必问计于民。这不是先贤警句,也不是什么至理名言,是笔者根据古往今来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规律。
仁儒鼻祖孔子较早地认识到老百姓的作用,《荀子·哀公》记载,他与鲁哀公对话时就提出“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是中华社会最开明最强盛的时代,其标志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和他的核心智囊比如魏徵就经常引用和践行这句话,并经《贞观政要·论政体》、《谏太宗十思疏》等书籍和他们的政绩使之广为天下知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效仿。我们党更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毛泽东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之一,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到访延安,与毛泽东主席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律,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群众路线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他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全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肉食者鄙”,高手在民间。历史长河中,一旦统治者治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必然是“问计于民”。这甚至包括历代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
汉朝之所以成为汉族人的朝代,或者说我们之所以称为汉族,就是因为汉朝的强大和在文化意识方面整体上统一了华夏民族。而汉朝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汉高祖刘邦等人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秦朝的暴政,汲取其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采取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劳动人民天性就是勤劳和智慧的,是知道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道理的。这样,汉朝便先后出现了封建历史上少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孝宣中兴的盛世相继的时代 。
由于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的严重错误,政局动乱,民不聊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党的执政能力经受了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考验。于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目光投向了群众,投向了基层,投向了小岗村,投向了年广久,投向了曾经的“红色资本家”。小岗村18位群众的分田单干,使当时的8亿中国人从此不再忍饥挨饿;年广久的“傻子”瓜子一系列“投机倒把”,催生了后来被称为生意人和企业家的最聪明的一类人,他们成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带跑人;国家对外开放,没有资金、经验和人才。1979年1月17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满月”,邓小平就邀请荣毅仁、胡子昂、胡厥文、古耕虞和周叔弢等工商界人士在人民大会堂吃火锅。不久,荣毅仁自掏腰包1000万元开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总公司,向世界开启了我们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二、改革开放就是对“文革”专制统治的彻底否定。我们党70年的治国史是前后相继、波澜壮阔的一个整体。但是,这并不妨碍对“文革”为代表的错误的否定,并不妨碍我们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自纠其错、自愈其伤的能力和功绩。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又称“十年动乱”、“十年浩劫”、“文化浩劫”或“文化灭绝”,是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被广泛认为是自1949年建国后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
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文革”等政治运动一系列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党内彻底丧失了民主的基础。当时全党数千万党员和全国8亿人民,只有一颗脑袋在思考,只有一个思想在运作,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甚至对党内高层的“异见”,也要视为“异己”,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当时领导人的做法,恰恰违背了他在延安对历史周期论和民主的认识。邓小平此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说:“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可惜,这些好的传统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而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正是我们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党内民主是我们党成功领导改革开放的基本底气。
简政放权也是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基本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简政放权,把党不该管、管不着、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交由政府、协会和社会去管理。邓小平同志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中,对此有多方面的论述。1986年9月13日他就说过,“我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按照这个思路,后来在国营企业中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形成了国营企业(国有企业)生机勃勃,民营企业雨后春笋,人民群众各乐其业生动活泼的社会局面。
三、经济民主即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民主在改革开放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唯有市场都是最平等的。真正的市场必然是买卖自由、自愿、公开、公平的,也才是真正的民主的。
人类进化以来就有生产和交换的天赋,不需要刻意地引导或限制。汉朝统治者将经济活动视为“若水之趋下”,无为而治,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才能盛世连连。正因为是汉朝,才有了唯一的一部记录整个社会活动的《史记》,才有了唯一的一部《货殖列传》。司马迁在其中写道:“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是啊,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很自觉的,经济分工是很自然的,不需要刻意编排、引导、扶持或限制。
但自秦始皇统一以来,因为我们是中央集权制,一切都是为政权服务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地之宾,莫非王臣;天下英雄,尽入吾彀……表现在经济方面,就是一切都要纳入“计划”。于是,盐铁要专营、烟草要专营、煤炭要专营、石油要专营、土地要专营、金融要专营……于是,农民自营成了“资本主义尾巴”,自由市场成了修正主义和投机倒把。即使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企业经营中国有企业主体论和民营企业离场论(第二次公私合营论)等胡言乱语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在满天飞。这些,让广大的企业家和人民群众没有了方向和预期,获得感和幸福感下降,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怀疑和动摇,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更有人以所有制来谈论执政党的政治基础,并以此来排斥民营经济。这完全是个“悖论”不值一驳的。环顾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上的封建社会还是如今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个政权是绝对地依靠哪种所有制企业的。对于一个政权来讲,不管它是什么所有制的企业(家),只要能守法经营,照章纳税,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它就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就是坚强的执政基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样重要,要将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无“国”不稳,无“民”不活;无“国”不强,无“民”不富。他们都是国民企业,都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都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对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认识,我们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和《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在11月1日中央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些都体现了民主的力量和特征,为将来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座谈会上,习近平与民营企业家亲切交流)
综上,民主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特征。没有民主,改革开放即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全文完)
作者简介:常建功,字克勤,笔名晋珀,号企业家太史令,著名财经作家和企业史专家。“为企业家立事,为企业家立言,为企业家立传”是其终生追求。20年如一日,坚持采写、报道和歌颂企业家创业事迹和精神,主持《中国企业报》《企业家日报》“新时代优秀企业家巡礼”专栏,编撰出版大型系列丛书《中国企业家档案》,组织中国企业家健康发展系列高峰论坛,其近期职业梦想是撰写《中国企业家抗战史》和拍摄企业家抗战大型影视剧《基柱》,欢迎合作!联系电话、微信:13701270242
总有一条信息为您创造价值!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企业家档案”公众号。转发须经同意,否则追责。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