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档案·资讯 > 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收藏《中国企业家档案

2017-11-13 17:40 来源: 未知 点击:


       11月2日,常建功(晋珀)总编辑收到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捐赠证书》,硕大的A4褐色的硬皮封面上写着“捐赠纪念证,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内页写着:“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捐赠证书  常建功:你收到你捐赠的图书《中国企业家档案》一册,特颁此证。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加盖篆书印章),二0一七年十一月一日”。
常建功(晋珀)总编辑说:“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收藏《中国企业家档案(2013-2016)》(下称《档案》),是对大型系列丛书《中国企业家档案》编撰工作的肯定,是我们继续工作,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动力!”

       《档案》自今年5月份出版以来,并借助隆重的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的首发式暨第二届中国企业家健康成长高峰论坛的推动,获得了极大肯定与好评。《中国企业报》等主流媒体全程详细报道,群友们更是好评好潮。《档案》之所以为广大群友认同,有如下原因:
        1.群友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企业家,而更多的是正在创业的创客。普通人更需要创业,更需要成功。
仅我们中国企业家(创客)大联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企业家,而且一些人还非常成功。比如此前我们曾经公布过的60余位第一批企业家名单,目前的群友中至少有200位真正的企业家,其中许多人都是“大腕”、“大咖”,比如冯仑(著名企业家,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未来论坛创始董事)、左宗申(著名企业家,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远勤山(著名企业家,大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平(著名企业家,山西振东集团董事长)、黎昌仁(著名企业家,拜博口腔医疗集团董事长)、张红军(著名企业家,陕西白水杜康集团董事长)、张根发(著名企业家,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行连军(大型国企,山西晋非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著名企业家,河北大午集团监事长)等。上述著名企业家中,远勤山、孙大午等均入选《档案》。这些人都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可面授商机的群友和老师。
       
       更多的群友,比如常平(山西东方宝泰集团公司董事长)、白洪(北京德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李林(北京感感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纯刚(辽宁纯刚山野葡萄种植合作社、纯刚山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渠珍宝(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副秘书长、山西本土传媒公司总经理)、程贵东(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汇英利防水公司董事长)、边忠虎(北京中华瑞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宪(山东烟台晋商商会会长)、雷在荣(四川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七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钰涛(湖南裕海投资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安泽方(北京感感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友(汇海京城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连升九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忠华(中国绿色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循环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蓝十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仇怀俊(山西德邦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永军(众志百联(天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嘉毅(深圳云吉天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张华(北京锡安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茜(云客公社(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等等,这些人,兢兢业业做事,实实在在创业,哪个不是创客?哪个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哪个不需要《档案》的参照?
       当然了,更多的群友是年轻人,是打工者。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创业的心,或者说,他们都在创业的路上,正需要《档案》的引导。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看不懂现实,那你就看看历史,因为历史曾经上演;如果你读不懂历史,那就比照现实,因为现实仍在继续。还有一句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己的实践是直接经验,《档案》中历史的经验是间接的,间接的经验试错成本往往成本是最低的。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汲取别人的失败教训,这是创业的最佳捷径。
        2.《档案》中有太多的案例,对群友有非常现实的指导和参照意义。
或许有人觉得,《档案》中记载的东西离自己“太远”,用不上了。其实,不尽然。或许具体创业情节有异,但基本规律是不变的。
比如,从“红色档案”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经验呢?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历史担当。创业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挣钱致富,企业的发展过程,必然是其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要为社会做贡献的。比如慈善,不要当到挣了大钱才去做,企业小时做小的,大了做大的,但其精神是一致的;比如诚信,这是创业的最核心的品质,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比如创新,王健林和董明珠都是大家的榜样;再比如不行贿,这点马云等人做得最好,也是许多人“翻船”一大软肋。
现在许多人一说创业就是挣钱,总是说某人原来很穷,突然一夜暴富等等。其实,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一是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你生产的商品或者劳务,首先要对消费者对社会有用,有用性是商品的第一属性;其二是交换价值,也就是今天说的“变现”。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变现是正常的,其使用价值越大变现也就越多。而没有使用价值或者负价值的东西,比如坑蒙拐骗之类的东西,像利用别人身份信息盗取学生学费致其自杀的行为,根本就不是创业,而是找死!道理可能谁都懂,但生活中和实践中曲解创业和“找死”的人还真不少。真正的创业和挣钱,是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百年磨练的,一夜暴富的“天使”梦想是走不远的!
       一些案例是很真实和具体的。比如说你想创办一家酒店,该怎样做,可能会哪些问题?比如都有哪些审批项目,都由谁来审批,其中有什么猫腻?税收方面,哪些是明的,哪些是暗的,哪些是可以“合理避税”的,哪些又是必不可少的?等等等等,这些你不妨认真阅读案例《吴海:这么多年做企业憋屈死了!》
类似的案例,大多集中在“灰色”和“黑色”档案之中。需要强调的是,这正是《档案》的一大亮点或卖点。“灰色档案”中,主要是呼吁善待企业家,避免太多的悲剧重演。在当今社会上,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对中国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创业与发展不和谐的因素。有许多的教训需要汲取,有许多的不良文化思想需要改造。2016年11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对此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希望全社会理解、善待、支持和保护企业家,真正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黑色档案”中,主要是警示一些人,为富不仁,天理不容。因为企业家中确实有极少数的害群之马,或贪图一已之小利出卖国家民族之大义,或巧取豪夺一夜暴富,或盛名之下为富不仁,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他们,我们将严格遵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实地记录他们,目的让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们“恶可为戒”。
       不要以为这样的社会背景这样的案例离我们很远,三五年,很近的。我们的群友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群友,有幸没有成为其中的一员,肯定也不希望成为第N+1个。好好阅读一下《档案》中,给自己的脑子里装根弦,还要繃紧点!
       
       3.群是一种貌似松散的组织,但          它完全可以做到形散神聚。它是一个社区、一所学校和一个商场,我们完全可以将《档案》作为其中的一个载体,共商、共建、共享,进行各种各样的合作。
       大家都知道散文,非常优美,而且能深入浅出、惟妙惟肖地叙事状物讲理,这主要得益于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质。“群”也是一样的,它貌似很松散,但完全可以神聚。群应该有三个基本功能。它是一个社区,大家应该彼此互助,成为朋友、同事或者是恋人,只要是“非诚勿扰”,都是受欢迎的。像此次《档案》的出版,我们也帮助一些副主编圆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梦。将来,系列丛书的编撰仍将采取开放的编辑态度,采用众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到创作班子中来,成为名誉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共同为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第二它是一个学校,大家应该互相学校,群里也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学习讲座,微课程什么的,最好能系统化长期化实用化,这样大家就是“同学”了,友谊将更深一步。第三它是一个市场。试想,如果群友们大家都互为消费者,互为会员,互相优惠,那我们群友将受益无穷。从这点而言,我们积极向大家推荐《档案》,既是互为优惠的消费者,也是互为同学和朋友了。凡是购买《档案》的群友,不仅享受9折优惠、免快递费,更主要的是主编亲自签名,还能免费参加即将举办的首发式和第二届中国企业家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一举四得,真的是优惠多多了!
       8月16日,常建功(晋珀)总编辑应山西省晋中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的邀请,专程为中小型企业董事长进行了题为《从企业史看企业经营风险控制》一整天的授课。常建功(晋珀)总编辑从《档案》中例举了27个具体案例,告诉企业家们,企业经营风险很多,比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团队风险、财务风险等。但企业最大的经营风险是企业家自身风险,因为企业家是企业之魂,企业家的任何风险对企业来讲都是最要命的。而企业家自身的风险,无外乎是自身休养风险和政策学习风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当天的授课可以说是“论中国企业家的修养”。
       《档案》总编辑常建功(晋珀)是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史专家、企业孵化专家,其编著的《档案》丛书被誉为“中国企业家《资治通鉴》”,他本人也被誉为“企业家太史令”。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