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档案·资讯 > 正文

“李克强经济学”再添新注:大众创业

2014-11-04 11:14 来源: 未知 点击:

“李克强经济学”再添新注:大众创业

 

 

 

        9月10日傍晚,在世界经济论坛增开的“中国专场”——天津夏季达沃斯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在会上表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这场前后持续约1小时的主题演讲与问答环节中,李克强共4次提及“大众创业”。专家认为,这个名词的提出,与李克强之前表达的保增长、保就业、扶持小微企业的思路一脉相承,或有可能带动新一轮的创业浪潮。

借改革东风掀创业新浪潮

        当天开幕式上,李克强第一次提及“大众创业”时表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其后,李克强表示,“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激励市场活力、鼓励大众创业的‘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设就是‘连环炮’。”而在开幕式致辞的结尾,李克强第三次提及“大众创业”:“我刚才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更需要分享改革创新成果。”

        之后的问答环节,“大众创业”被李克强第四度提起。“我刚才特别提到的大众创业,其发展需要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业务。所以我们在今年会继续加大力度,让民间发起设立中小银行,让金融业在竞争中更加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水平。”

        事实上,这并非李克强首度提到“大众创业”。9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时,就提到要“用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发展潜力,用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用提升开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与稳增长保就业相承接

       “李克强总理之前多次提及保增长、保就业、扶持小微企业,与这次的发言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李克强发言透露出的信息是,要区别审批,朝着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向走。这有助于释放出创新的空间,减少创业成本,从而调动创业者的积极性,由此带动新一轮的创业热潮,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张晖明表示,创业一定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因而这种热潮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就业,从而培育全社会的创业精神,乃至于人力资源的存在状态、生存方式、开发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提大众创业,就是要稳增长、保就业,扶持小微企业。”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系系主任岳崟表示,李克强对大众创业的强调,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空间和氛围、更好的提供助力的决心。“如果说简政放权是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有效推力,那么制度建设就是坚实基础,也是新的创业浪潮能否被真正带动起来的关键所在。”岳崟说,总理讲话中特地强调的“三个清单”,谈的就是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权力清单”让政府行为更加明确而且有针对性,有效防止政府权力滥用和寻租行为,能够让企业清楚地理解政府行为,做到心中有底。“负面清单”明确告诉企业哪些不能触碰,除此之外解除企业的镣铐让其能够自由发展,能够极大促进企业活力。

       “责任清单”明确了政府作为市场裁判员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责任,取消审批事项并不代表政府放松了管理,政府有责任在事中和事后实行有效监管,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创业浪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创业浪潮。1980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一代个体户“倒爷”,引领了当时中国的创业浪潮;上世纪90年代,全民“下海”浪潮开启,大量国企员工、公务员、教师等看到了先前经商者的成功,选择了“下海”创业,诞生了如今耳熟能详的万科、联想等著名公司;2000年前后,第三波创业浪潮产生,这一次的目标是互联网,如今,创业者马化腾、张朝阳,早已成为中国的风云人物。

       “这一次可能带动的创业浪潮,与先前带有体制性背景下的创业是不一样的。”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告诉记者,第一波创业潮的参与者是当时社会相对边缘的人物,很多是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整个社会存在就业压力,创业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被动的选择。第二波创业者的主体是从体制内“下海”的人,但很多人的创业想法并不清晰,或者在繁琐的行政审批面前望而却步。第三波的创业者中草根居多,创业也是在缺乏就业机会情况下的被动选择。“当时还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刚刚启动的改革带来就业的压力,不少人对创业还持有偏见。”张晖明说,“但现在已经处于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阶段,创业成为了一种主动选择。”

       张晖明认为,之前行政审批太多、创业成本太高,如今简政放权,逐步走向负面清单管理,这将成为未来处理政府市场关系的一个比较标准的管理模式。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