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logo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论坛·视频 > 专家观点 > 正文

(晋珀)给驴踢了么?“双11”当“休”!!

2017-11-14 15:10 来源: 未知 点击:


        

“双11”已经是不“光棍节”了,现在是购物狂欢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交锋。“疯狂”的必然是该死的,“双11”可以休了!甚至国家应该明确颁布行政命令,要求其立即“下课”!
       
笔者在拙作大型丛书和《中国企业家档案(2013-2016)》曾收录了“双11”的事情,而且基本上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在文中写道,“从2009年起,‘双11’购物狂欢节,不仅使阿里旗下相关机构的销量节节攀高,而且彻底改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打造了一个新的创富节日。2015年‘双11’销量达912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的‘双11’更是‘疯狂之极’。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实时数据,截至11日24时,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
        在同篇稿件中,笔者也写道:“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不妨听听其它的声音。2015年11 月17日《经济观察报》刊登报道《退货占三分之一,‘双11’到底‘肥’了谁?》。报道指出:“据业内人士表示,正常情况下,刷单和退货大约占到交易额的三分之一。”而在网络上也有传言称退货量达到574亿之多。虽说这些数据有点夸张不可考量,但绝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在历年的“双11”之中阿里集团从未公开公布过退货问题,或者将退货销售额从当天销售额中扣除。”


       在最后编者点评中,笔者写道:“当然了,创新也是一个过程,其不足在所难免。但瑕不掩瑜,更不能因噎废食。不断地克服不足,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正是创新的魅力!”
       但是,今年的“双11”还没有来临,各种明战暗战便甚嚣其上,甚至乌烟瘴气。众商家促销活动的举措“推陈出新”,但规则却更加复杂,像预售、定金膨胀金、各类满减红包、直降红包、返现券等优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价政策……优惠越来越多,但越来越虚。最直观的感觉是,各大电商尤简直就是给消费者挖下了一个个“坑”:简单粗暴的打折很难见到了,要买10元的东东你可能要花几个小时看商家的规则,还未看得懂;更直白的说法是,没有奥数的脑子和学识,你还真看不懂这些规则。至于,明降暗升、先涨价再打折的做法更是屡屡见诸报道和官方的惩处中。这些“坑”就等着那些“剁手党们”去跳!
       这样,“双11”根本上就忘记了“初心”,变了味,它的历史使命也只能终结于此了!


“双11”作为购物节是应该起到物资流通的最直接的作用的。表面上看,它确实起到了,而且体量很大。但仔细分析,它并没有扩大消费的总量和提升消费的速度,而只是把别家(更多是实体店)的消费量和速度给移植了过来。也就是说,它确实是把别人的钱“抢”了过来而富了自己!即使这样,如果它确实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消费体验也是好事。但是,它的购销过程中,却充满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延迟送货、无端退货、过度包装、巨大浪费等等。它确实创造了大批“富人”,但却是以更多的穷人为代价的;它确实促进了一些商品的流通,但却是以堵塞货真价实的商品流通为代价的。
       有道是,有钱不买半年闲。老百姓过日子,讲究勤俭节约,这也是我党十八大以来和刚刚召开的十九大反复强调的。“双11”确实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但并没有把他(她)们引向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上去,而是毫无理性地无由头地购物、刺激以致要被“剁手”而不自知。说实话,我们的年轻人并不富裕,他(她)们的工资不是很高,房车要还贷、小孩要抚养、老人要赡养。这种情况下,量入而出、理性消费才是正道。但“双11”却让他(她)们“狂欢”了!可问题是,“狂欢”之后,他(她)们才发现,许多的东西并非是他们必需的,更有许多的假冒伪劣根本就不是“东西”!银行的利息、假冒伪劣、延迟送货和退货,这样的情况下,他(她)们会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会有愉悦的购物和消费体验么?骗鬼去吧!


       电商只是手段,人不能永远呆在虚拟世界里。到“线下”走一走,呼朋唤友,招伴引伙,三五成群,到实体店走一走,可能会累些,可能会多耗点时间,但那种眼见为实、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物体验才是真正的,更何况你并非要天天如此?更主要的是,逛街购物的同时,朋友间增加了友情,人之间增加了亲情。这也正是现在许多地方恢复古庙会(其实质也是物资流通)、倡导全域旅游、号召亲朋相处的原因吧。
       有作者描述“双11”的情景,“各大电商平台疯狂吆喝;各路商家一拥而上轮番抛出各种彩蛋、折扣、特价、优惠,以及层出不穷的消息推送;各路媒体纷纷各种挑拨煽情,指点谁家老公最“不男人”;各路败家媳妇则通宵买买买,最后还是拼不过网速……”如此一来,我们的商家和消费者也只是给平台赚钱了,大家的脑袋不是被驴踢了?这样的“老婆”不休她干什么?相信消费者和市场终将是理智的。当消费者感觉到那是一个个“坑人”的陷阱时,还会“飞蛾扑火”么?起码“跳井”者会越来越少,“双11”“脱光”“下课”便是迟早的事了。当然了,必要的话,政府应该强势介入。

成功和有钱的人都不会在“双11”疯狂抢购。你会么?反正我不会。
(晋珀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右侧二维码)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企业家史记

更多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