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梦想
----写在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网站改版升级之际
经过长达近一年的深度酝酿和近一个月精心设计,改版升级后的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网站终于上线了,止不住想对企业家朋友和众多网友说几句话。
作为一名热衷于深度采访企业家和采写企业家报告文学的资深媒体人士来讲,近20年来我真的是笔耕不辍深研不惰。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企业家报告文学的概念,并撰写刊发论文将报告文学的起源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史记》,甚至曾经为此申报国家社科专项基金。我精心研读此前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还得出了“企业家的史书主角缺位,是中华文明的一大憾事”的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孜孜不倦地联系采访企业家,时至今日有200多位了,采写和刊发了相当数量的报告文学作品。除此而外,我还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研究中国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008年4月,我曾被聘任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期间编撰、出版了两本大型史书《中国企业家档案》----《中国企业家档案(1978-2008)》和《中国企业家百年档案(1912-2012)》。其后的时间里,我又由此扩展,对一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进行深入采访,采写了长达40余万字的企业“史记”,其中对当今社会中的政商关系进入了深入的梳理和阐述,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或独有的。期间,也设计了网站进行线上宣传,积极配合了对企业家的采访、报道和宣传。
但是,我又不得不略有遗憾地说,近20年间仅仅做了这些工作,实在是“效率低下”,多有羞愧!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无义战”,过去的一切均已“礼崩乐坏”。对于报告文学(长篇通讯、人物传记、纪实文学)而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渴望深刻了解社会的“传统读者”的缺失,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社会信息量的爆炸式膨胀,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或纸质媒体的“衰落”等等,均使得报告文学这一2000多年来作为史记主体的创作体裁暗淡无光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冯并在给我的《国力基柱(第二卷)》的序言《企业报道领域的一束奇葩》中写道:“眼下虽不能说是文学凋敝,但报告文学的周围多少有些荒芜……”,可谓一语中的。整个报告文学报道领域都是如此,无论企业家报告文学这一新兴之地了。
而作为报道对象和主角的企业家的普遍禁声,令相关报道领域真的是“噤若寒蝉”了。在大工业和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本来,企业家是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者和整个社会生产的组织者,是社会的主角和历史的主人,是“一家之主”和“国力基柱”,是应该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是应该勇于接受各种报道的,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种情况在1978-2008的30年间(尤其是1992-2008年)我们一度看到。那时候,官员下海,大学生创业,农民合伙办企业,整个社会人人争当企业家。他们挣钱光荣、致富有理,也不怕有人说三道四和秋后算帐。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业和慈善事业,小到家乡的一条小路、一所小学大到国家的相关事业,都争先恐后慷慨解囊。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荣誉的评选,纳税典型、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等,他们的热情的是多么高涨哪!时至今日,我们仍对98抗洪救灾、赞助举办奥运会乃至汶川抗震救灾的全民热情印象深刻。尤其是企业家们,有的企业家拿着数百万现金找到中央电视台,更多的企业家在各种捐赠场合高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赞助牌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激动、自豪和光荣。但是现在呢?他们都“低调”了,都不敢说话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经营困难、老百姓的仇富心理、一些企业家的官商勾结违法犯罪等等,都是原因,但恐怕又远不止此。
中国社会历来非常注重精英教育,民众的教育长期以来基本是空白。广大的人民群众处于文盲与半文盲水平,我们的社会便总是缺乏群众类的记录者和守望者。几千年来,我们的各种史书浩如烟海,但往往是官方“御史”。真正的民间治史者,或者只能说惟司马迁而已了(司马迁前半生还是官方的“御史”)。而看看国外的治史者,远的不说,单就许多人的日记(比如拉贝日记),就是一部史书,否则的话我们就无法对过去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更多的了解。由于我们传统的社会分工中,企业家处于“不入流”地位,因此在官方“御史”中,直到现在,仍然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末净旦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充斥于史书的各个角落”(晋珀《构建企业家创业与发展的和谐环境----浅谈企业家报告文学的新兴与发展》),唯独少有企业家的影子。曾几何时,企业家报告文学一度兴起, 民间治史者也风起云涌,在全国各地还出现了一些专门为企业家撰写报告文学的经营性公司。但今天看看,他们又在哪里?或半生不死,或一片萧条,或自生自灭,或销声匿迹……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是在守望着一个理想,一个梦想。我们的梦想和理想就是:企业家是我们的“国力基柱”,他们肯定会好起来的,整个社会都会对企业家好起来的,那我们坚持采写企业家的行当和同仁们也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在传媒寒冬的当下,在传媒从业人员接二连三辞职的狂潮中,在“去你妈的理想,姐赚钱去了!”的怒吼声中,我们的坚守更显得慷慨悲壮、弥足珍贵。
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民主经济、竞争经济、阳光经济和法制经济。古今中外的企业史进程表明:凡是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者,必将是百年企业福泽千秋;反之,无论是官商勾结的地下交易,还是全民所有的垄断经营,终究是为富不长祸患无穷。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廉贾归富”,斯之谓矣。
当然了,社会在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更何况新闻从业者,本来就是站在历史船头上的瞭望者。我们更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把我们的思想和企业家的思想,把我们的作品和企业家的产品宣传出去。此次中心官方网站的改造升级以及以后的推广,就是一个努力和尝试。
中心今后的战略布局是:高扬“创业实现中国梦”的旗帜,在做好“传统业务项目”的同时,与众多企业结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做企业家的“办公室”、“宣传部”、“参谋部”和“企划部”,点点滴滴全心全意为企业家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针对企业家的人才需求、市场需求、政策需求、金融需求、文化需求等开展全方位的工作:1、对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策划、咨询、规划及组织实施方案;2、充分利用中心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政策性融资及银行贷款方面取得实效;3、积极组织各种讲座、论坛、培训及峰会,帮助企业家扩展各类人脉资源;4、帮助企业家危机公关,向企业家雪中送炭。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全国人民奋力拼搏下,中国经济在企稳向好,我们也努力向前。中国的企业家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好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有困难,但我们更有信心!
转载文章须注明出处或经过授权,否则追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档案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4047763号-1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