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采写企业家档案和史记的高品质专业性机构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档案15公示栏 > 正文

【档案15】曾成杰:“湖南版吴英”被“秘密”处

2015-11-30 16:25 来源: 未知 点击:

曾成杰:“湖南版吴英”被“秘密”处死!
       曾成杰简介:曾成杰(1958、11-2013、7、12),曾用名曾维亮(一说曾为亮),湖南省新邵县人,原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因“集资诈骗”罪于2011年5月被一审判处死刑,2013年7月12日被“秘密”处死。曾成杰是近年来因“集资诈骗”被处以死刑的第一人,对他的审判和处决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

(曾成杰)
       2006年8月16日,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曾隆重报道过曾成杰。该文写道: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总负责人曾成杰……凭借厚道为人、非凡胆识、慈悲心肠等因素,从一个普通的小包工头,成为“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2005年12月25日,在庄严肃穆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曾成杰激动地接过了……金色奖牌。同样是2005年,三馆公司还获得了“2005年中国企业改革全国示范单位”。
       但谁能想到,仅仅3年之后,他就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逮捕;仅仅5年之后,他就因该罪被执行死刑。
       曾成杰是近年来因民营企业融资被处以死刑的第一人!
       曾成杰1986年带领50多位老乡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曾成杰做的第一个工程就是吉首市武装部训练基地。工程如期完成,造价低(80元/平方米)、质量高,领导很满意。但是,由于武装部的实际困难,并不能如期把工程款交给他。对于政府部门的违约行为,曾成杰宽容大度,没有任何怨言。从此,州消防支队、香港街、山城大厦、机电大楼、图书馆、湘泉酒厂车间等工程纷纷纳入他的麾下,曾成杰在湘西从此一帆风顺。湘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1999年党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这让湘西感到异常兴奋。当年,作为湘西州首府的吉首市委、市政府便提出了开发城市新区的新思路。但贫弱的地方财政无力支持大量的建设,且各家银行又由于在湘西的历史坏账太多,采取了严格的贷款限制措施。于是,州政府便大力号召使用民间资金。2000年的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调动民间投资和企业创业的积极性”,是当年全州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项措施。此后的吉首“全民”集资,上自党政领导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竞相集资……据资料统计,在2008年高峰时期,湘西的“非法集资”本金总额高达168亿元,参与集资的企业达上百家,涉及34万人次、6.2万户。当时的湘西,已经掀起了“全民投资”的滔天巨浪。
       曾成杰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非法”集资的。
       2003年6月,自治州决定吉首全城大开发,将老城区繁荣的中心地带----州体育馆、群艺馆、图书馆等地(简称“三馆项目”)让出来进行商贸项目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于是,“三馆项目”就开始实行整体开发,并以招投标方式选择开发商。曾成杰获悉后,为获取开发项目的资质和条件,于当年8月挂靠邵阳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并以邵阳建安公司名义挂靠具有开发资质的吉首市国土房屋综合开发公司,参与竞标。资金不足,他便以邵阳建安公司驻吉首开发部为集资主体,依托“三馆项目”,以参与金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集资。

(曾成杰个人和单位曾经获得的全国性的“荣誉”)

       9月,曾成杰挂靠的吉首国开公司和吉首市光彩房地产开发公司、湖南湘西荣昌集团同时中标。 2004年1月,曾成杰注册成立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为“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三馆公司)。打着“三馆”是政府项目的幌子,曾成杰的集资在整个湘西独领风骚。2005年6月,“三馆”将集资月息涨至5%,此后再升至6%升到10%,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集资。除此之外,为了鼓励三馆公司员工对外揽资,曾成杰还对员工揽资视金额不同给予不同的奖励。在外部宣传和内部促进的共同作用下,曾成杰的集资进行得“如火如荼”。
       而此时整个湘西的,在“全民集资”群体狂欢之下,政府已提前嗅到崩盘的血腥气味。2007年开始,湘西州政府曾试图通过“融资商会”实现“软着陆”。2008年春天,当地政府对于民间集资的态度,最终由鼓励、支持转为禁止。6月,湘西州政府内部发出通知,要求党政干部“退出”民间融资;8月15日,吉首市政府提出集资企业从即日起将利息逐步降回低点,若再高息融资将严厉处置。当地公务员纷纷提前抽回本金和利息,恐慌情绪开始在底层集资者中蔓延,挤兑风潮由此爆发。
相比其他正面临困局的集资企业老板,曾成杰自认为完全具有偿还能力,并承诺2009年12月底前还清全部融贷款。当时,三馆公司融资金额为34亿多元,扣去已偿还的26亿多元,只余8.2亿元尚未归还。而三馆公司的资产被认定为有23.8亿元。
       然而,2008年9月3日,湘西州政府要求集资公司一律停止还本付息,由政府派工作组进驻各融资企业,并将公司账户封存。9月4日,因账户被封存,包括三馆公司在内的湘西22家所有集资企业无法再向集资群众兑付本息,底层集资者愤怒的情绪如火山爆发,围堵铁路及火车站、州政府、道路,打砸抢超市、集资者自焚等一系列恶性群体事件便由此而生……
       面对这些恶性群体事件,湘西州政府一股脑地将这些责任转嫁给这些集资企业和曾成杰,一刀切地将融资定义为非法,直接予以打击。
       2008年10月2日晚,曾成杰接到了通知,让他到市政府参加紧急会议。当晚,曾成杰与参会的22家集资企业老板约50余人一并被抓。一个月后,曾成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8日以集资诈骗罪被批捕。
       随之,2009年1月6日,仅仅是在曾成杰被拘留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和案件没有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得出任何结论的情况下,他的企业和所有的财产便被“拍卖”了:民营企业曾成杰的资产最终流向了国有企业。
       2011年5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曾成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不顾自身偿付能力,使用诈骗方法面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且其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非法集资总金额34.52亿余元,集资涉及24238人,累计57759人次,案发后仍有17.71亿余元的集资本金未归还,集资总金额减去还本付息的金额后,曾成杰集资诈骗金额为8.29亿余元,造成集资户经济损失共计6.2亿余元,判处其死刑。曾成杰的大女儿曾正也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妻子邓友云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和曾成杰一起因涉嫌非法集资而被捕的还有21家集资涉案企业负责人,曾成杰是唯一被直接判处死刑的。
       曾成杰一家真可谓家破人亡!
       事后,此案涉及的相关官员均已被追究责任。湘西州委常委兼统战部长滕万翠、前湘西州政协主席向邦礼、原副州长黄秀兰3人,因涉及非法集资等违纪问题,被湖南省纪委查处,后移送司法机关。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徐克勤被认为对湘西非法集资负有领导责任,遭免职。
       曾成杰提出上诉,但被驳回,维持原判。2012年1月19日,曾成杰终审被判处死刑。2013年7月12日,没有通知家属,曾成杰被“秘密”处死。
       曾成杰被执行死刑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员回答了社会上相关质疑,认为曾成杰集资诈骗案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曾成杰案达到34.52亿余元,吴英案7.73亿余元),涉及人数受骗人数众多(曾成杰案涉案人24238人,吴英案只有11人),社会危害巨大(曾成杰案造成三起群体性事件,还有一人自焚)……将湘西一系列的群体恶性事件全归咎于曾成杰一人。
       编者点评:曾成杰案是政商关系的又一“翻版”。我国现在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和社会,政府要讲信用遵法律,不能无视企业权利强行介入市场、干扰企业行为和贱买企业资产。至于以社会稳定为借口推托责任嫁祸企业的做法,更是不道德的。
       参考资料:1、2006年8月16日《湖南日报》文章《曾成杰:一个“宝古佬”在湘西的创业传奇》,撰稿/曹志波。2、2013年07月13日《长沙晚报》文章《 湖南集资逾34亿案主犯被执行死刑,与吴英案类似》。3、2013年11月26日《新京报》文章《最高法:曾成杰死刑量刑适当 罪行危害比吴英大》

CopyRight All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1076724号-4 案编号:30045789

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PowerBy三四天网络

扫二维码联系我们